第 23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后面十天可能不是节节就是杂面了。

    出乎二毛意料的是,范亚娟做了一道洋芋拨拉子深得二毛喜欢。

    洗干净切好的洋芋下锅,撒上杂面,一锅煮,等洋芋煮熟了,用铲子将洋芋铲成小块点点。

    下油,炒香辣椒蒜苗做蘸水。

    绵软香甜。

    “妈妈,超级好吃!”

    “明天给你变个花样,每天给你做不重样的吃食。”

    范亚娟见二毛喜欢,又做了洋芋搅团,熟的洋芋碾成泥,用力擀,只到拉丝,铲到碗里配上炒香的酸菜油辣椒,又是一顿美食。

    二毛觉得不是饭好吃,是妈妈做的饭好吃。

    正月十四这天,范亚娟一大早起床去推磨,专门磨了十斤麦子。

    先推下来的面白,专门装一些放下,再接着都磨成黑面。

    用萝过滤出麸皮。

    回家,范亚娟用白面做个面团,黑面做个面团,再和了一个玉米面和黄豆面的面团。

    用熟洋芋也和了个面团。

    四个面团和面的时候都放了适量的盐和花椒面。

    四个面团搓成厚厚的长条,再两个叠在一起中间蘸水上锅蒸,出来就是假肉。

    范亚娟为了像真,将假肉切成片,用油一个一个煎到两面金黄焦脆。

    “好吃的。妈妈,你是什么宝藏妈妈,怎么啥饭都会做!”二毛觉得口感有点烤面筋的味道,又香又脆。

    “想不想学,以后都教给你。”

    “妈妈,我要学的。”二毛躲在范亚娟怀里撒娇,妈妈变着法子哄自己高兴,咋能让妈妈伤心。

    一顿黄豆面节节吃过后,今年的元宵节也就过了。

    二毛和三毛晚上跟村里的小伙伴趁月色完了半夜的捉迷藏。

    大毛听古话等他们一起回家。

    正月十八开学,大毛报名,二毛和三毛也跟着他来大场上玩,水泉村是五十户人家的大庄,满村的孩子有五十几个,村小大名叫水泉小学,有三个班,有一二三3个年级,一共就王东胜和林美丽两个老师,原来的老师不教了嫌工资低回家下地挣工分了。

    以前是每个月5块钱,没有工分,现在不发钱,村里补助6个工分一天,一周补助5天,星期六星期天没有。

    范亚娟每天要下地干活,除了挑水磨面等重活,剩下的大部分轻松活就交给大毛二毛和三毛。

    二月中旬,天气回暖,大地长出新绿,一派生机勃勃。

    二毛要养猪,范亚娟买了两头小猪回来,一头交任务猪,猪要养到120斤以上才算钱,养10个月左右大概换40块钱和二百斤玉米,一头自家过年杀年猪。

    二毛又从王奶奶家换了3只鸡养着。

    养猪没有饲料,猪能吃上的只有地里的猪草,所以村里人都不爱养,自己都没得粮食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