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飞机开始起飞了,空乘人员提醒系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和关闭遮光板的提醒在机舱里面回荡,然后通过镜头可以看到机身正在慢慢的倾斜。

    路小柒决定把这一段保留下来是因为刚好看到了很漂亮的日落。

    “我第一次在飞机上看到日落哎,真的也太美了吧!”

    镜头转向舷窗外,可以看到外面无尽的云海,可以明显看到视角是在云层之上。然后,一轮温暖的夕阳跃入眼帘,把云海染成了无尽的橘色,然后慢慢的变成金红、迷人的紫,简直气势磅礴。

    【第一次在这个高度看日落,说明我这次的行程一定是好运气,飞船发射一定是顺顺利利的。】路小柒最后放了一张带着小飞机从起始地飞往目的地的地图,显示自己正在航行中。

    “是云海!她真的在天上!”

    #34;真的飞上去了!#34;

    “真的没有掉下来!”

    天幕下甚至响起了一阵阵的尖叫声

    ,但这次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兴奋。

    但让人觉得安慰的是,现在再看到这样的场景,除了一些年纪大的,已经鲜少有人会被吓到下跪,以为这是神迹了。

    “这些人胆子真大,换成我我肯定不敢坐。”

    “我敢!我还敢把手伸出去,不知道那云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原来人类真的可以通过工具飞到天上去,而且还能飞得比云还高。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看着天上的白云时都曾经有过幻想??白云上面是什么?可以躺在白云里吗?

    现在,路小柒的视频给了他们答案。

    原来,云海是这样子的!

    他们甚至看到了原本的云在穿过机翼时变得丝丝缕缕,然后从机翼之上飘过。

    原来,在云海之上看日出是这样子的!

    太阳显得比在地上看的时候大了好多,晚霞也要更加的壮观华丽。嬴政目不转晴:“朕在泰山也曾见过云海。”但远不如这个壮观,也不如这个高。

    这是在云海之上。

    忽然想到,或许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也亲眼见不到这样的景象,这时候就有着无限的懊恼,然后想到了自己原本服的丹药。

    但很快,又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没用的,唯有遗憾叹气。

    明朝。

    陶成道刚到家就看到了这一幕,直接老泪纵横,哭得一抽一抽的。

    他对身边的老仆道:“你看到了没有?人是可以飞到天上去的,人真的可以飞到天上去!”

    老仆知道这是他的毕生愿望,安慰道:“看到了,看到了。”

    其实,他觉得仙画里的飞机和自家老爷制造的完全不一样。当然,他不会蠢到这话在这个时候直接说出来。

    唐朝。

    刚刚还在讨论飞机到底有多快的君臣们都陷入到了沉默中。然后李世民一挥手:#34;将舆图拿来。#34;舆图就在一旁放着,早有准备。

    大家顾不得礼仪,都围了上来,对照着路小柒标注的起始地与目的地画了圈,在看到那个距离后,所有人的心情都很复杂。

    “三个小时!居然只要三个小时!”

    他们现在已经大致搞清楚了后世的一小时就是现在的一个半

    时辰。

    而这一段距离,即使是快马加鞭,用传递最紧急军情的方式,不在乎马匹死活,也要花上整整五六天的时间!

    更别提,这中间还隔着汪洋大海。李靖喃喃道:#34;这简直是神速!#34;

    如果在打仗的时候,能拥有这样的速度,那完全可以无敌于天下,立于不败之地!兵马的投放、情报的传递….….

    李世民长吁了一声,将胸中鼓荡的气都呼了出来:“三个小时!”这就是飞机的意义吗?

    【从莱特兄弟开始,人类学会利用工具飞行只有短短的一百二十年。但是在这一百二十年里,从能够缩短距离的飞机到能够上到太空里的火箭和各种飞行器,我们正在慢慢探索天空和宇宙。】

    【我们现在都知道,第一架是莱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的“飞行者一号”。】

    才十一岁的莱特兄弟正在玩爸爸带回来的新玩具。

    那是一个上了发条的螺旋竹蜻蜓,发条拧紧后,竹蜻蜓就可以在空中旋转然后停留大概几秒的时间。

    #34;为什么它可以飞?#34;莱特兄弟问爸爸。

    他们的爸爸也说不出所以然呢。

    “或许我们以后也可以造出来让人也能飞上天的工具。”两兄弟对望一眼,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虽然只是小时候的一个愿望,但他们的确是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画图纸、研究机械甚至在家中改造了工作室,添置了车床等工具。即使后来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两兄弟也一直都还记得这个梦想。

    财富自由后,两兄弟更新了自己的航天知识,多番实验后终于做出了梦想中的滑翔机。

    这架滑翔机在1900年的一个傍晚,成功的升到了一米多高,滑翔了几秒钟。莱特趴在滑翔机的骨架上,兴奋的和底下的人挥手。虽然只是矮矮的一米,但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飞跃。接下来就到了180米、260米...

    【但是,很少人知道,第一个想到人类也可以上天也可以飞行并且为之付出了自己生命的探索者,并不是莱特兄弟,而是咱们华夏明朝时的万户!】

    大家看着莱特兄弟趴在滑翔机上面飞上天的时候,有的人都忍不住小小的欢呼出声。这样一架小小的简单的滑翔机

    让人实在是捏了一把冷汗。

    某个村庄。

    村口的二赖子“呸”了一口,不屑的道:“有什么好高兴的?那么破的飞机,就像是小孩子玩的一样,飞得也那么矮,和后世的那些飞机完全比不了!#34;

    村里学堂里的夫子冷哼一声:“你还有脸说别人?人家小时候的梦想,能够坚持那么多年,这就是毅力。你做得到?#34;

    “就是,就是。”

    “而且,后世的飞机什么样关你什么事?是你家的吗你那么骄傲?”村民们也都冷嘲热讽起来,最看不惯这种眼高手低还不务正业的。

    #34;有本事你也造一架能飞的!#34;“让他造飞机?大字不识一个!”

    二赖子被人说得哑口无言,本来想要发个脾气,但看到这么多人,怂了,最后悻悻道:“算了,不和你们一般见识。#34;

    明朝。

    陶成道原本还哭得一抽一抽的,忽然就愣了下来,嘴巴张得可以放下鸭蛋。

    #34;谁?#34;

    老仆也颤颤巍巍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唯有年轻的书童,大声清脆的回答,然后狐疑的问:“万户!仙画说的是万户!老爷……不会是你吧?#34;

    陶成道挠挠头:“虽然大家的确是这样叫我,但万户那么多,不一定是我………”说不定也有另外一个万户也喜欢研究火箭飞天呢?如果是他的话……他的心中涌上不可置信,继而是巨大的惊喜,一下子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希望是自己,但是仙画说的是“付出了生命”,于是又不希望是自己,这说明自己的实验最后还是失败了。

    金陵城内。

    朱元璋一震,来了精神。

    哎哟,明朝的万户!让我来看看是谁?唐朝。

    将作监指定记录的匠人正在努力的画下刚刚的滑翔机样子。

    拜仙画所赐,现在他们都学会了速记,即使只是几秒的画面,都能画得大差不差。有工匠摸着下巴道:“看上去不难。”

    #34;样子当然不难,但你能保证里面的技术也不难?”有大匠立刻轻声呵斥,#34;忘记显微镜的教训了?#34;

    即使能够

    很快的仿造出外观,但中间光是研究怎么吹玻璃就研究了大半年。这么大的滑翔机,谁知道里面的那些小零件会涉及到什么技术。他现在只希望上头别一时脑热,要让他们造出这玩意儿。年轻的工匠面红耳赤,知道自己犯了轻视的错误,赶紧拱手求饶。

    【万户本名叫陶广义,后来跟随朱元璋立了功,被赐名为陶成道,又封他为“万户”,所以大家也就都叫他万户。】

    【万户早年呢喜欢炼丹,对火器很了解。】

    陶万户在火器营内查看火箭的试射。

    当绑在箭尾的火药被点燃的时候,火箭似乎得到了一股推力,向高空蹿去。

    万户专注的看着这一幕,忽然问身边的同僚:#34;你说,如果火箭可不可以让人也升到天上去?#34;

    同僚惊愕的看他,觉得他简直是天方夜谭,回了一句:#34;能不能升到天上我不知道,但能升天是肯定的。#34;

    万户:...

    【就这样得到了灵感,晚年的时候,万户就开始研究人能不能坐着火箭升上天空。可惜的是,在正式实验的时候,火箭爆炸,万户不幸为自己的理想献出了生命。】

    万户坐在一张大椅子上,椅子的四周绑上了他自己制造的四十多只大火箭。椅背往上一直延伸到他的头顶,是一只大大的风筝。

    万户的构想是这些火箭的推力让椅子升上天空,然后再靠风筝在天空中滑翔一段。

    负责点火的仆人哭丧着脸:“老爷,真要点啊?”

    “点吧。”陶万户淡定的点点头,“要是成功了,那说明人类也可以飞行,一偿我多年夙愿,要是失败了,我不幸身亡了,也是我命中注定有此一劫,无需害怕。#34;

    仆从哆嗦着手点燃了引线。

    在火箭的火光和烟雾中,万户的椅子被强大的冲击力冲上了天,但很快,火箭就发生了爆炸,在半空中燃成了火球和巨大的烟花。

    【万户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创想前无古人,是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类,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他和纪念这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这就是华夏航天最早的故事。】

    陶成道:#34;……amp;#34

    ;

    老仆:#34;…

    过了片刻,书童忽然哭出来:“老爷,你死得好惨啊!”

章节目录